创新学校社团建设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时事要闻-广水市文华高级中学-文华高中校园网

当前位置:首页>>党群工作>>时事要闻>>正文内容

创新学校社团建设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发布时间:2019-08-29 08:01:48 作者:xb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 4629

创新学校社团建设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广水市文华高中董事长、党支部书记  沈瑞林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什么德?树什么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了这一根本问题,明确了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教育工作者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学生社团活动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第二课堂,是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

一、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生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根据这一总体框架,不同学段不同学科还有具体表现要求。

培育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核心素养的培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引领作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第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理性的思维能力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条件,核心素养强调的科学精神就是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品格。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塑造健全品格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应发挥主渠道作用,应不断加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活动的联系,科学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

二、社团活动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开展社团活动,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一,通过社团活动,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人文素养要求学生掌握人文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具有宽厚文化基础和高尚精神追求的人。学生参加人文类的社团活动,可学习相关人文知识和技能,学习现代语言交流知识和技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实人文积淀,培养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第二,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科学素养侧重于学生在学习、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与技能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学生参与科技类的社团活动,逐渐形成学习、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培育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良好品质。第三,通过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这一核心素养旨在使学生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挖掘自身潜能,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学生参与实践创新类的社团活动,可找到自己学习的兴趣点,认识到自己的潜在优势,并对自己的人生发展进行合理规划。第四,通过社团活动,培育学生参与社会和责任担当意识。责任担当是指学生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国家等方面关系时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类的社团活动,可学习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参与社会服务,增强社团成员的集体合作意识,增强对国家社会制度的理解和认可。

三、完善和创新社团类型与活动方式

根据社团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学生社团可以分为文化基础型、文学艺术型、社会实践型、体育运动型等。文化基础型社团由各基础学科社团组成,它强调促进学生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深化与延伸,其主要任务是让学习较好或对某一领域知识兴趣浓厚的同学聚集起来钻研探讨、试验实践,使学生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理想追求的人。如物理社、化学社、外语阅读社、九章算术社、人与自然社、机器人社等。文学艺术型社团由对文学艺术及相关活动有兴趣爱好的同学组成,它强调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其主要任务是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聚集在一起训练交流、展示提高,使学生发展成为有较高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的人。如文学社、书法社、合唱团、美术社、英语剧社等。社会实践型社团由关注社会、乐于奉献的同学组成,它的主要任务是激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引导他们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有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的人。如义工社、辩论社、国研社、军事社、法律服务社等。体育运动型社团是热爱体育锻炼的学生而组建的社团,它集健身、娱乐、艺术、竞技于一体,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丰富课余生活、增强团队精神、展示青春活力的重要平台。如篮球社、足球社、武术队、象棋社、田径社等。

学生社团活动以丰富生活、展示个性、培养兴趣、拓宽知识、开发潜能为宗旨,以彰显学校特色为目标,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在组团和活动开展中,要以学生兴趣为基础,科学设置社团;以考核评价为抓手,严格管理社团;以活动竞赛为舞台,充分展示社团。要逐步达到社团管理自主化——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高低年级学生传帮带;社团类型多样化——科学规划社团类型,充分体现学生意愿;社团更新常态化——社团类型和人员更新并非失效,而是健康持续发展的正常表现;社团价值多元化——延展社团价值,推进学校社团与社会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学校社团在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

由于学校供给与社团发展需要之间以及社团活动供给与学生发展需要之间存在一些矛盾,势必带来一些问题,学校应有应对之策。诸如社团活动缺乏足够的场地和资金支持,社团成员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社团管理疏松约束力不强,社团活动不能经常化带有随意性等。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社团工作的指导,完善相应的活动规定,引导社团活动注重培育核心素养。要加强对指导教师的教育与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指导、组织和管理能力,引导学生社团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加强对社团干部的教育与培训,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和组织能力,培养锻炼其社会活动能力,促进社团成员多元化发展。要定期对社团活动进行宣传和评比,加大对优秀社团的表彰力度,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在活动场地和资金上大力支持,为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器材和活动资金,以此促进社团活动的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社团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

下一篇:关于印发《文华高中团组织构架、团干部职责与任职要求》的通知